打激素?用獸藥?關于吃雞的事你不一定都知道!
提起雞肉,
你腦海中首先浮現的畫面是什么?
細嫩多汁、味道鮮美,
高蛋白、低膽固醇、低熱量......
雞肉作為我國居民主要的肉食品來源之一
受到了廣泛而持久地青睞。
隨著雞肉需求量越來越大,
生長很快的“速成雞”誕生了!
但不少人會認為
“速成雞”是打了激素的!
到底是咋回事?
市場君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
“速成雞”背后的故事~
肉雞生長快,靠的是育種技術
市面上所說的肉雞,學名叫做白羽雞,是在80年代引入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肉類消費品,也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支柱產業。白羽肉雞的一大特點是生長周期短,一般40天左右體重就能達到約2.5公斤。正因為這樣,有人擔心白羽肉雞是激素催長的。但事實并不是這樣。
一般情況下,肉雞的生長周期為100天左右,但在優良的養殖環境下,使用優質飼料,普通肉雞出欄周期可縮短到50~60天;如果選用優良品種,則還可縮短到45天。
因此,不斷優化的品種、科學的飼料配方、有效的防病防疫措施、標準化的雞場設施和科學的飼養與管理是縮短肉雞養殖周期的關鍵,根本不是打了激素的原因。
添加激素不但不會促進生長,反而還會增加肉雞患心臟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風險,增加死亡率。而且,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激素類藥品。因此,激素雞是無稽之談。
想知道更多關于肉雞的秘密?
戳下面了解
獸藥不可怕,濫用才危險
試想,人生病了要吃藥,那雞生病了是不是也要吃藥呢?
實際上大家擔心的就是在養殖過程中,為了防病或者治病要用一些藥,但是只要嚴格按照規范使用,對人體是完全沒有害的。
獸藥的作用就是預防和治療家禽的疾病,可以直接用藥、或在飼料添加劑及食品保鮮?;钸^程中引入藥物。而獸藥殘留是指動物產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獸藥的母體化合物及/或其代謝物,以及與獸藥相關的雜質殘留。
造成獸藥殘留超標的原因可能有:不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用藥、不遵守休藥期規定、使用錯誤的用藥方法或未做用藥記錄等。
肉雞和普通雞營養有差別嗎?
還有不少街坊覺得集中養殖的白羽雞和散養雞在營養成分上有很大差別。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曾帶領團隊選擇不同的超市和農貿市場,采集了包括白羽肉雞、北京油雞等十幾種不同品種的雞,分別對雞肉中主要營養成分進行了檢測。
經過比對,這些雞肉的蛋白質的組成都在17%到18%之間,差別很小。包括蛋白質、脂肪酸,還有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的組成,都是差不多的。
燒熟煮透才安全
除了獸藥,大家還更關注的風險點應該是雞肉中的微生物。例如常見的沙門氏菌,可通過飼料污染、生物媒介、飲用水、墊料污染等途徑傳播給家禽,引起多種急性或慢性疾病,還會污染食物及引起人食物中毒。
養殖過程中被沙門氏菌污染的家禽是最初的污染源,屠宰加工過程中家禽胴體的交叉污染是造成污染擴大的原因。
沙門氏菌的中毒癥狀以急性腸胃炎為主,多數患者無須服藥即可自愈,但嬰兒、老人和體質弱的患者就應該及時就醫。
想要減少沙門氏菌引起的風險,大家應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選擇正規的渠道購買家禽,注意不吃生肉和未經徹底煮熟的肉。